Sanmao (writer)
Echo Chen Ping | |
---|---|
Native name | 陳平 |
Born | Chen Mao-ping (陳懋平) March 26, 1943 Chongqing, Sichuan, China |
Died | January 4, 1991 (aged 47)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Taipei, Taiwan |
Pen name | Sanmao (三毛) |
Occupation | Writer, translator |
Nationality | Republic of China |
Citizenship | Spain |
Alma mater |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
Period | 1943–1991 |
Notable works | Stories of the Sahara Gone with the Rainy Season |
Spouse | Jose Maria Quero y Ruiz (m. 1973; died 1979) |
Relatives | Chen Siqing (father) Miao Jinlan (mother) Chen Tianxin (sister) |
Literature portal |
Echo Chen Ping (born Chen Mao-ping; March 26, 1943 – January 4, 1991) was a Taiwanese writer and translator under her pen name of Sanmao (Chinese: 三毛). Her works range from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 travel writing and reflective novels, to translations of Spanish-language comic strips. She studied philosophy and taught German before becoming a career writer. Her pen name was adopted from the main character of Zhang Leping's most famous work, Sanmao.[1] In English, she was also known as Echo or Echo Chan, the first name she used in Latin script, after the eponymous Greek nymph. Since young, she was said to have avoided writing the character "Mao" (懋) as she never mastered the ability to do so, which later in life, she legally changed her name to Chen Ping.
Early life[edit]
She was born Chen Mao-ping in Chongqing to Chen Siqing, a lawyer, and Miao Jinlan.[2][3] She had an older sister, Chen Tianxin.[4] Her parents were devout Christians.[2][3] Her family was from Zhejiang. After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the family moved to Nanjing.[3] When she was six, her family moved to Taiwan because of the Communist takeover of mainland China. She disliked the lack of freedom in Taiwan's educational system, in which strict restrictions were placed on students.[3]
As a child, she developed an early interest in literature and was exposed to famous Chinese writers, such as Lu Xun, Ba Jin, Bing Xin, Lao She, and Yu Dafu.[3] She read works such as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Don Quixote, and Gone with the Wind.[3] She wa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read it as a Grade 5 student during class.[3][4] When asked what she wanted to become when she was older, she responded that she wanted to marry a great artist, specifically Pablo Picasso.[3]
Due to her preoccupation with reading, Sanmao's grades suffered in middle school, particularly in mathematics.[3] After a distressing incident when a teacher drew black circles around her eyes and humiliated her in front of her classmates, Sanmao stopped attending school.[3] Her father taught her English and classical literature at home and hired tutors to teach her piano and painting.[3]
In 1962, at age 19, Sanmao published her first essay.[5]
Career[edit]
Sanmao studied philosophy at th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in Taiwan, with the goal of "[finding] the solution to problems in life."[3] There, she dated a fellow student; however, becoming "disillusioned with romance," she moved to Madrid, Spain at age 20 and began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Madrid.[3][2] It was in Madrid where Sanmao met the Spanish marine engineer José María Quero y Ruíz, whom she would later marry.[6]
Sanmao later moved to Germany, where she intensively studied the German language, sometimes up to 16 hours per day.[3] Within nine months, she earned a qualification to teach German and began studying ceramics.[3]
At age 26, Sanmao returned to Taiwan.[3] She was engaged to a teacher from Germany, but he died from a heart attack before they could marry.[3] Sanmao returned to Madrid and began teaching English at a primary school,[3] rekindling her relationship with Ruíz[6] and later married in 1973 while living together in the then Spanish-controlled Western Sahara.
In 1976 she published the autobiographical The Stories of the Sahara, which was on her experiences living in the Sahara together with her husband Jose, Part travelog and part memoir, it was an account of life and love in the desert, and established Sanmao as an autobiographical writer with a unique voice and perspective. Following the book's immense success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China, her early writings were collected into a book,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Gone With the Rainy Season. She continued to write, and her experiences in the Sahara and the Canary Islands were published in several more books.
On September 30, 1979,[7] Jose drowned while diving.[6] In 1980 she returned to Taiwan, and in November 1981, she traveled to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on commission from Taiwanese publishers. These experiences were recorded in subsequent writings. From 1981 to 1984, she taught and lectured at her alma mater,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in Taiwan. After this point, she decided to dedicate herself fully to writing.
Sanmao's books deal mainly with her own experiences studying and living abroad. They were extremely well received not only in Taiwan, but also in China, and they remain popular reads today. From 1976 to the time of her death in 1991, Sanmao published more than 20 books. She also translated the comic Mafalda from Spanish to Chinese.
Death[edit]
On January 4, 1991, at the age of 47,[2] Sanmao died by suicide at the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in Taipei by hanging herself with a pair of silk stockings.
Some fans, notably Zhang Jinran, claimed her death was a murder. Her apparent suicide came as a shock to many of her readers and was accompanied by public expressions of grief throughout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There has been much speculation regarding the reason for her suicide: a cancer scare, disappointment over losing the Taiwan movie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and Awards for her script to the film Red Dust, a loss which she took poorly, or depression over her husband Jose's death, which had occurred 12 years earlier.[2][8] She was buried at the Chin Pao San Cemetery.
On March 26, 2019, Google commemorated Sanmao with a Doodle on her 76th birth anniversary.[9][10]
In 2019, Sanmao was acknowledg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Overlooked posthumous obituary feature for her book The Stories of the Sahara. Her work is lauded for its endurance through generations, inspiring young Taiwanese and Chinese women yearning for independence from conservative cultural norms.[2]
English-language editions of The Stories of the Sahara were published posthumously by Bloomsbury Publishing, following an agreement with Crown Culture .[2][11]
Filmography[edit]
Film[edit]
Year | English title | Original title | Role | Non Acting Role | Remark | Ref. |
---|---|---|---|---|---|---|
1990 | Red Dust | 滚滚红尘 | screenwriter | with Yim Ho |
References[edit]
Library resources about Sanmao (writer) |
By Sanmao (writer) |
---|
- ^ Mo, Weimin; Wenju Shen (September 2006). "Sanmao, the Vagrant : Homeless Children of Yesterday and Today".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37 (3): 267–285. doi:10.1007/s10583-006-9012-6. S2CID 162262395.
- ^ ab c d e f g "Overlooked No More: Sanmao, 'Wandering Writer' Who Found Her Voice in the Desert".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3, 2019. Retrieved October 28, 2019.
- ^ a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an Mao—Taiwan's Wandering Writer". All China Women's Federation. Retrieved March 28, 2016.
- ^ ab "A Collection of San Mao". english.cri.cn. Retrieved April 21, 2016.
- ^ "In memory of an olive tree – China.org.cn". china.org.cn. Retrieved April 21,2016.
- ^ ab c Zhang, Han (March 31, 2020). "Rereading Sanmao, the Taiwanese Wayfarer Who Sold Fifteen Million Books". The New Yorker. Retrieved July 18, 2020.
- ^ Vidales, Raquel (October 26, 2016). "Sanmao: a Chinese woman's tragic love story in Spain". EL PAÍS. Retrieved July 18, 2020.
- ^ Tamara Treichel (March 11, 2013). San Mao: The Echo Effect. People's Daily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90782/8162070.html
- ^ "Sanmao's 76th Birthday". March 26, 2019.
- ^ Deaeth, Duncan (March 26, 2019). "Google Doodle honors 'Taiwan's wandering writer' San Mao". Taiwan News. Retrieved March 30, 2019.
- ^ Teng, Pei-ju (October 26, 2019). "Taiwan writer Sanmao's work to be published in UK". Taiwan News. Retrieved October 28, 2019.
- 1943 births
- 1991 deaths
- Chinese travel writers
- Taiwanese women novelists
- Pseudonymous women writers
- Pseudonymous writers
- Suicides by hanging in Taiwan
- Writers from Chongqing
- Women travel writers
- 20th-century Taiwanese writers
- 20th-century Taiwanese women writers
- 20th-century women writers
- Taiwanese people from Chongqing
- Taiwanese expatriates in Germany
- Taiwanese expatriates in Spain
- Taiwanese travel writers
- Taiwanese autobiographers
- 20th-century novelists
- Spanish–Chinese translators
- 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 alumni
-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alumni
- Taiwanese translators
- Women autobiographers
- 1991 suicides
- 20th-century translators
三毛
三毛 | |
---|---|
三毛 (San Mao) | |
ペンネーム | 三毛 |
誕生 | 陳懋平(後に陳平に改名) 1943年3月26日 中華民国重慶市 |
死没 | 1991年1月4日(47歳) 中華民国台北市 |
職業 | 作家 |
国籍 | 中華民国 |
活動期間 | 1976年-1991年 |
配偶者 | Jose Maria Quero y Ruiz (m.1973-1979) |
ウィキポータル 文学 |
三毛(サンマオ、San Mao, 1943年3月26日 - 1991年1月4日)は台湾の小説家、作家である。本名は陳懋平(Chen Mao Ping)で、のちに陳平に改名した[1]。筆名の由来については諸説あり、本人も「張楽平の一番有名なマンガである『三毛流浪記』の主人公から取った」、「易経に由来する」、「3毛銭の値打ちしかないという意味」など様々な説明をしている[2]。英語名はEcho[2]。
生い立ち[編集]
祖籍は浙江省の定海で、祖父が暮らしていた[1]が、陳懋平は重慶市に生まれ、台北市で育った。[3]
陳懋平は5歳のとき中国の古典である紅楼夢を読んだ。小学校時にはしばしば本を読むために学校をさぼった。時々、先生と争論することもあり、ある時、陳懋平はごみ収集車の運転者になりたいと決めたが、先生は同意しなかった。高校時、長い時間学校に行かないので、弁護士の父は本を持ってきてピアノと絵画の授業をしてくれた。[要出典]
経歴[編集]
陳懋平は1965年から1969年まで、哲学を勉強し、中国文化大学の哲学部を卒業した。その当時の初恋が終わった後、スペインに移り住んだ。次の3年間スペインとドイツに勉強して、アメリカのイリノイ州にある法学の図書館に勤めた。婚約者のドイツ人と台湾に移り住んでドイツ語を教え始めたが、婚約者が心臓発作で急死した。この時のショックから逃れるためスペインに戻った。
昔の恋人と1973年に結婚し、一緒に当時スペイン領であった西サハラに移住。その経験は自伝的な『撒哈拉的故事』(『サハラ物語』)を生んだ。この1976年に出版された本は半分紀行、半分日記だった。彼女の異国での結婚生活をもとに描かれた作品は多くの読者を惹きつけた。
台湾だけではなく中国と香港での名声によって、『雨季不再来』(『雨季は二度と来ない』)と呼ばれた第二作めの本は前作より注目を集めた。1979年に夫はダイビング事件で死去。
翌年、台湾に帰国。1981年11月、出版社はもっと多くの作品を創作できるように、中央アメリカと南アメリカに行かせた。1981年から1984年まで、母校の中国文化大学でドイツ語を教えた。
1976年から、亡くなる1991年まで、20冊以上の本を執筆。それ以外に、アルゼンチンの漫画『マファルダ』を中国語に翻訳した。
死[編集]
1991年47歳のとき、子宮内膜増殖症で入院していたが、絹のストッキングで絞首自殺した。
邦訳[編集]
主な作品[編集]
- 『溫柔的夜』
- 『夢裡花落知多少』
- 『我的寶貝』
- 『我的快樂天堂』
- 『背影』
- 『撒哈拉的故事』
- 『鬧學記』
- 『高原的百合花』
- 『談心』
- 『雨季不再來』
出典[編集]
- ^ a b 三毛故鄉定海 首屆三毛散文獎啟動 中国時報
- ^ a b 三毛逝世20周年祭 南方週末
- ^ 迎陸客 西班牙加納利群島開通三毛之旅 蘋果日報
台湾の小説家
20世紀の小説家
中国文化大学出身の人物
中国文化大学の教員
重慶出身の人物
1943年生
1991年没
自殺した人物
싼마오
싼마오 三毛 | |
---|---|
작가 정보 | |
출생 | 1943년 3월 26일 국민정부 시대 중화민국 쓰촨성 충칭 |
사망 | 1991년 1월 4일 (47세) 중화민국 타이완 타이베이 |
직업 | 시인 |
국적 | 중화민국 |
활동기간 | 1973년 ~ 1991년 |
장르 | 시문학 |
싼마오(중국어: 三毛, 1943년 3월 26일 ~ 1991년 1월 4일)는 중국 현대 문학을 대표하는 여성 작가이며, 본명은 천마오핑(陳懋平)이며, 영어 이름은 에코(Echo)이다.
생애[편집]
중화민국 쓰촨성 충칭에서 출생하여 1946년 타이완으로 이주하였으며 지난날 한때 타이완 가오슝에서 잠시 유아기를 보낸 적이 있고 그 후 타이완 타이베이로 정착하였다. 이해심 많은 부모의 보살핌 속에서 유복하게 자랐지만, 획일적인 학교 교육에 적응하지 못해 힘겨운 소녀 시절을 보내다가 결국 학교를 그만두고 가정 교육을 받게 된다.
24세부터는 세계 각국을 떠돌기 시작했고, 1973년 북아프리카의 서사하라에서 스페인 출신의 남자인 호세와 결혼해 정착했다. 사하라 사막에서의 기상천외한 신혼 생활을 담백하고 위트 있게 그려낸 첫 작품 사하라 이야기는 출간 즉시 폭발적인 사랑을 받았다. 이에 용기를 얻은 싼마오는 본격적으로 글을 쓰기 시작했고, 자신의 독특한 체험을 바탕으로 흐느끼는 낙타, 허수아비의 수기, 너에게 말 한 필을 보낸다 등 많은 작품을 썼다.
1979년 남편 호세가 잠수 사고로 세상을 떠나자 싼마오는 오랜 타국 생활을 접고 타이완으로 돌아왔다. 문화 대학에서 문학 창작을 가르치며 집필과 강연 활동을 계속하던 그녀는 작가 장아이링의 사랑을 그린 시나리오 곤곤홍진을 마지막 작품으로, 1991년 타이완 타이베이에 위치한 병원에서 목을 매달아 자살하면서 48세의 나이로 세상을 떠났다.
‘유랑인’이라는 별명으로 불리며 꿈을 찾아 열정적인 삶을 살다 간 싼마오는 지금까지도 중국 독자들의 그리움과 동경의 대상이다. 2007년 조사한 ‘현대 중국 독자들이 가장 사랑하는 작가 100인’에서 루쉰, 조설근, 바진, 진융, 이백에 이어 6위에 오르기도 했다. 타이완의 황관출판사에서 27권의 싼마오 전집이 출간되어 있다.
이 글은 작가에 관한 토막글입니다. 여러분의 지식으로 알차게 문서를 완성해 갑시다. |
三毛 (作家)[编辑]
陳平 | |
---|---|
三毛 | |
出生 | 陳懋平 1943年3月26日 中华民国重慶市 |
逝世 | 1991年1月4日(47歲) 臺北榮民總醫院 |
墓地 | 新北市金山區 金寶山墓園金寶塔 |
筆名 | Echo(歌詞、畫作) 三毛(1970 - 1991) |
職業 | 作家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德國語文學系、哲學系講師 |
國籍 | 中華民國 西班牙 |
教育程度 | 省立臺北第一女子中學初中部(肄業)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 西班牙馬德里大學文哲學院 德國歌德語文學院 |
體裁 | 散文 |
代表作 | 《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万水千山走遍》、《倾城》、《我的宝贝》、《闹学记》 |
配偶 | 荷西·马利安·葛罗(Jose Maria Quero y Ruiz) |
三毛(英語:Echo,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陳懋平,後來因為學不會寫懋字而自己改名為陳平,女,生於重慶,祖籍浙江定海,成長於臺北市,臺灣作家。曾先後就讀於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西班牙馬德里大學文哲學院、德國歌德語文學院,是臺灣1970至1980年代的著名作家。
1970年代,三毛以其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見聞為背景,以幽默的文筆發表充滿異國風情的散文作品因而成名,其讀者遍佈全世界的華人社群。白先勇認為「三毛創造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瑰麗的浪漫世界;裡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引人入勝不可思議的異國情調,非洲沙漠的馳騁,拉丁美洲原始森林的探幽——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經驗造就了海峽兩岸的青春偶像[參 1]。」
三毛於1991年住院時逝世。三毛在2009年中國“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路評選”活動中文學類排名第十,總人氣榜排名第三十五[參 2]。
名字[编辑]
原名陳懋平,因幼年時不會寫“懋”(注音:ㄇㄠˋ,拼音:mào),每次寫名字時,常將“懋”跳過不寫;後乾脆改名為陳平。陳平给自己取的英文名字叫「Echo」,是早期寫歌詞、畫作時常用的署名。据其作品《雨季不再来》中所述,Echo是其敬爱的美术老师顧福生的英文名。三毛是後期在撒哈拉時開始用的筆名,因为陈平谐谑地认为自己“只值三毛钱”。后来才发现和张乐平所著《三毛流浪记》主人公同名,陈平本人非常惊喜。
生平[编辑]
早年[编辑]
1943年3月26日,陳平出生於四川重慶,祖籍浙江省定海縣,父親陳嗣慶是成功的律師、母親缪進蘭。根據其家譜《陳氏永春堂宗譜》記載,祖先是從河南遷至浙江。陳平家中排行第二[參 3],有一個姐姐陳田心與二個弟弟陳聖、陳傑[參 4]。姐姐陳田心比三毛大3歲[參 5]。抗日戰爭勝利後跟著父母搬到南京,因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對戰之失利再遷到臺北。陳平在臺北入讀中正國民小學,1954年考入台灣省立台北第一女子中學[參 6]。小時就喜歡撿拾別人丟棄的物品把玩,自得其樂[參 7]。
初中休學[编辑]
1955年陳平初二的时候,數學常得零分。至第二學期陳平發現,數學老師每次小考都是課本後面的習題。為了不要留級,陳平將題目背下来,接連六次小考都是滿分。數學老師開始懷疑她作弊[參 6]。陳平對老師說:「作弊,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師,也不能這樣侮辱我[參 8]。」於是數學老師出了題目叫陳平作答,她得到零分。老師當著全班的同學用毛筆在她的眼睛周圍畫了兩個代表零蛋的大圈羞辱陳平。經此羞辱,陳平第二天在教室昏倒,心理開始出現了嚴重的障礙,後來經常逃學到公墓看小說,最終休學。1956年一度復學,仍經常逃學到圖書館看書,後正式退學[參 6]。剛休學時,陳平被父母轉進台北美國學校,被送去學插花、鋼琴、國畫,和名家黃君璧習山水,向邵幼軒習花鳥。她喜歡看書,她父親就教她背唐詩宋詞,看《古文觀止》,讀英文小說,但是陳平經此打擊,患上憂鬱症,一直處於自我封閉的心態。據說陳平曾割腕自殺[參 5],也曾看過心理醫生,但一周一次的心理治療並無幫助,許多親戚朋友也給予了幫助,「新潮畫派」畫家顧福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當三毛認為自己沒有繪畫天賦時,顧福生給了三毛幾本筆記、現代文學雜誌,現代文學雜誌給了三毛極大的安慰,沉悶的三毛開朗起來[參 9]。
學畫[编辑]
陳平關在家中一段時間。姐姐陳田心的朋友陳骕在隨顧福生學畫油畫。陳平非常羨慕,於是也隨顧福生習畫[參 9]。多年之後陳平回憶初見顧福生的情景:
“ | 許多年過去了,半生流逝之後,才敢講出:初見恩師的第一次,那份『驚心』,是手裡提著的一大堆東西都會嘩啦啦掉下地的『動魄』。如果,如果人生有什麼叫做一見鍾情,那一霎間,的確經歷過。 | ” |
—— 三毛 《我的快乐天堂》[參 6] |
一開始顧福生教陳平素描與水彩畫,是當時除了父母外,唯一與陳平溝通的人。後顧福生因要出國介紹韩湘甯為陳平學畫的老師,後來韩湘甯也因要出國又介紹了彭万墀[參 6]。
文學啟蒙[编辑]
顧福生不是教育家,卻鼓勵陳平在文學的領域發展,幫助她找到自己的方向。除了引介《筆匯》與《現代文學》雜誌,並將波特莱尔、左拉、卡缪、陳映真等作家的作品介紹給陳平,開啟她對當時台灣文壇的認識。顧福生並將一篇陳平的文章轉交他的好友《現代文學》雜誌主編白先勇,從此打開陳平自我封閉的心態,改變了陳平的一生[參 9][參 1]。
1962年12月,署名陳平的文章《惑》經顧福生推薦在白先勇主編的《現代文學》雜誌第十五期發表,給陳平帶來極大的鼓勵[參 9]。白先勇後來回憶“《惑》是一則人鬼戀的故事,的確很奇特,處處透著不平常的感性,小說裡提到《珍妮的畫像》,那時台北正映了這部電影不久,是一部好萊塢式十分浪漫離奇人鬼戀的片子,這大概給了三毛靈感[參 1]。”之後陳平開始在報章雜誌投稿,1963年在《皇冠雜誌》十九卷第六期發表《月河》。
入文化學院[编辑]
陳平很仰慕白先勇的同學陳秀美,顧福生亦介紹陳秀美作陳平的朋友,鼓勵陳平走出自我封閉的生活。陳秀美覺得當時三毛很自戀。陳秀美並曾以三毛為原型,寫了一篇小說《喬琪》[參 10]。1964年陳秀美鼓勵陳平去向文化學院董事長張其昀請求入學文化學院作沒有學籍的選讀生。結果獲張其昀特許,至該院哲學系當選讀生,沒有高中學歷的陳平成績優異。
陳平曾對當時的作品《雨季不再来》一書作出以下的評論“《雨季不再来》还是一个水仙自恋的我。我过去的东西都是自恋的。如果一个人永远自恋那就完了。……,很多人可以看到我过去是怎样的一个病态女孩[參 11]。”文化學院教授胡品清亦在《皇冠》与《联合報副刊》分别發表了写给Echo的书简。胡对她的印象是:“一个令人费解的、拔俗的、谈吐超现实的、奇怪的女孩,像一个谜。1967年她出国后一个月,胡的《断片三则》之一描写她:喜欢追求幻影,创造悲剧美,等到幻影变为真实的时候,便开始逃避[參 12]。”
初戀[编辑]
在中國文化學院時,陳平仰慕同校以「舒凡」為筆名出版兩本書的才子梁光明[注 1]。两人开始交往。梁光明升上大四時,大三的陳平以申請去西班牙留學逼梁光明作出承諾,結果陳平辦妥出國手續反而造成兩人分手[參 13]。
遊學西班牙、德國、美國[编辑]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先學西班牙文,半年後入讀馬德里大學文哲學院。在西班牙時遇到還在讀高三的荷西·馬利安·葛羅。後就讀於德國歌德語文學院,又到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 ,本想專攻陶瓷,後來在法律圖書館打工。留學期間不時把握機會打工賺錢,當過西班牙馬略卡島導遊、德國商店香水模特兒、美國圖書館員等,遊歷過東德、波蘭、南斯拉夫、捷克、丹麥等國[參 14]。在這期間她也交了幾任男友:在西班牙期間的一名日裔富商同學、在德國期間的一名後來成為外交官德裔同學、以及在美國期間的一名台灣籍留美博士生,但是最後全數均無疾而終[參 15]。
返國與情傷[编辑]
1971年返國,應張其昀之聘,在中國文化學院德文系、哲學系任教,也在政工幹校與實踐家專教課。70年代,台灣明星咖啡屋風華正茂,有說法稱此期間陳平在“明星”咖啡廳結識一位畫家鄧國川,因非常喜歡對方的作品而答應了畫家的求婚,遭到家人集體反對,陳平不顧眾多反對之聲堅決要與畫家結婚,即將舉行婚禮前,卻發現了對方是有婦之夫。同年,喜歡運動的陳父鼓勵女兒與他一起打網球,在網球場上他們認識了一位年齡較長的德國教師,後來陳平與之相識,相愛,一年後,陳平答應了德國教師的求婚,有一天他們一起去訂制結婚的名片,結果當天晚上,德國教師卻心臟病突發猝死,之後陳平傷心欲絕,服安眠藥自殺,但被救回。17年后,三毛回憶此事,“那盒名片直到今天還沒有去拿。”
在西屬撒哈拉與荷西結婚[编辑]
1972年陳平遇到上述情感上婚姻上的打擊,再度遠走西班牙。與六年前遇到的西班牙人荷西·馬利安·葛羅重逢。當時为高中生的荷西此時已大學畢業,服完兵役,也有了潛水師執照。原本荷西计划與一群朋友一同乘帆船去希臘地中海一帶潛水旅遊,邀請陳平擔任廚師同行,但陳平對撒哈拉沙漠情有獨锺[參 16]。後來荷西沒有去乘帆船,卻在西屬撒哈拉磷礦廠找到工作。1974年,陳平在非洲沙漠小鎮(西屬撒哈拉的阿尤恩)與荷西結婚,開始兩人在西屬撒哈拉的婚姻生活。荷西送給陳平的結婚禮物是他花了一番功夫在沙漠中找到的一副完整的駱駝頭骨。陳平非常喜歡這份結婚禮物,之後一直保存著。
成名撒哈拉[编辑]
荷西上班後,陳平被封閉在家裡,天氣炎熱,與鄰居們無話可談,非常寂寞[參 17]。此時陳平應臺灣《聯合報副刊》主編平鑫濤之請,開始以三毛為筆名,用幽默流暢的文筆以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見聞為題材寫作。 1974年10月6日她一篇名為《中國飯店》的作品於《聯合報副刊》刊出。這一篇用撒哈拉沙漠作為背景描寫自己異國婚姻的作品與當時副刊上其他文章截然不同,吸引大批讀者。歷經兩度情感上的打擊,三毛的作品此時已超越以往自戀的純文學風格,雖然只是描寫生活的散文,但顯得樂觀開朗又有趣。此後她充滿異國風情的作品源源不斷在《聯合報副刊》刊出,後集結出版《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記》和《哭泣的駱駝》等書[參 14]。這一系列的書大受全世界華人社群讀者歡迎,歷久不衰[參 14]。
加那利群島嶼喪夫[编辑]
1975年11月,摩洛哥組織綠色進軍,35萬名志願者開進西屬撒哈拉。 1976年2月西班牙撤離西屬撒哈拉。三毛與荷西最後也離開西屬撒哈拉,前往西班牙屬地加那利群島。荷西與三毛後來住在加那利群島中的丹娜麗芙島及大加那利島。1979年9月30日,當天正好是中秋節,荷西在三毛父母往訪期間在拉帕爾馬島的海中潛水時意外喪生[參 14]。三毛歷經第三度情感上的打擊,姐姐陳田心回憶三毛亲自用手去挖荷西的坟墓,認為如果不是父母在,她一定跟着荷西走了[參 5]。三毛在雙親扶持下飛返臺灣暫住,稍後又回到加納利群島,一直無法走出傷痛。
旅行與遊記[编辑]
1981年11月,由臺北《聯合報》特別贊助前往中、南美洲十二國旅行半載,撰寫所見所聞。1982年5月,飛返臺北,作「三毛女士中南美紀行演講會」環島演講,主講「遠方的故事」,出版《萬水千山走遍》。
教職、演講、有聲書[编辑]
1982年任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在台大和文化大學講授「小說創作」、「散文習作」,深受學生喜愛。1984年因健康關係辭卸教職,前往美國接受割治子宮癌手術,以寫作、演講維生。1984年5月,皇冠杂志社举办了一次“阴间之旅”活动,由吕金虎施法及带领三毛进地府一遊[參 18]。1985年一度丧失记忆,神经错乱[參 19]。1987年3月,出版有聲書《三毛說書》;7月,出版有聲書《流星雨》(童話故事)。
劇本創作[编辑]
1990年電影《滾滾紅塵》由三毛編劇,嚴浩導演,林青霞、秦漢、張曼玉合演,湯臣電影出品。上演後因劇本影射並同情「漢奸」胡蘭成與女作家張愛玲相戀,頗受非議;尤以內容涉及國民政府之形象問題,受到臺灣輿論界批評。1990年12月15日,三毛盛裝出席第2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滾滾紅塵》獲十二項提名,奪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八個獎項;三毛角逐最佳編劇獎,結果未獲獎[參 14]。
逝世[编辑]
1991年1月4日,因子宮內膜增生症住院治療的三毛被發現在台北榮總病房內逝世,死因為以絲襪自縊而亡。有種說法是,三毛處於「精神耗弱」的狀態,臨睡前不服用安眠藥無法入睡,安眠藥劑量不斷增加下,最終因服用劑量過重,不慎迷糊中被絲襪纏住頸部而窒息逝世,終年47歲。她的家人也澄清她不是自殺。她去世前半個月,還曾告訴母親,她想做修女。另一方面,各種流言繪聲繪影,說三毛的早逝是她热衷通靈造成的[參 20]。外界也流傳她是被謀殺的言論。
紀念[编辑]
2011年1月4日,皇冠文化於皇冠藝文中心舉辦『夢中的橄欖樹-三毛逝世20周年紀念特展』開幕典禮,三毛姐姐陳田心及弟弟陳聖、陳傑、生前好友丁松青與纪政到場追思故人。展出的物品包括三毛生前的收藏品、手稿、书画作品、照片以及个人用品。在皇冠藝文中心的展览持续到2011年1月30日;2011年3月份转往國立台灣文學館继续展出[參 21]。
2018年,和三毛合作过的齐豫和潘越云获得了滚石唱片的支持,于6月9日在台北小巨蛋办了一个纪念三毛的演唱会《回声》。
2019年3月8日,三毛的名句「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出現在以婦女節為主題的Google塗鴉上。同年3月26日,Google首頁更換上紀念三毛76歲冥誕的塗鴉。
友人[编辑]
陸達誠神父回憶[编辑]
三毛回國後一天晚上,三三集刊的一群年輕作家聚在朱西甯家中,三毛與耕莘寫作會神父陸達誠也在場。當晚藉碟仙,三毛在眾人前與死去的荷西溝通,大得安慰。之後三毛曾使用錢仙、自動書寫等方法試圖與死去的荷西溝通。有一次三毛起了疑心,用耶穌之名命令對方說出真實身分。結果是寫出幾個西班牙文字:「魔鬼神。」三毛大受驚嚇。陸達誠神父為了安撫三毛,為她奉獻了一台彌撒,並讓她戴上法國帶回來隆重祝聖過的顯靈聖牌。接下來一年,她沒再接觸通靈之類的事物,並且不斷地行善。她曾告訴陸達誠,她每次收到稿費都會分成六份,捐給不同的慈善團體[參 20]。
三毛由陸達誠得知乾爹徐訏過世,難忍悲痛,再度用自動書寫和徐訏亡魂溝通。徐訏告訴她:「我很好,生活在一個光明平安的世界裡,不用擔心。妳幫我寫信給我家人吧。」三毛藉自動書寫寫下了徐訏的家書,徐太太表示信尾的「徐訏」簽名真的很像本人的字跡。徐訏有個女兒在美國,由於她通曉法文,給她的信是用法文寫的。三毛不諳法文,還是寫出來之後拿給朋友看,才知道那是法文。
眭澔平回憶[编辑]
眭澔平曾在2010年7月29日《新聞挖挖哇》中表示荷西的亡魂透過不認識的台灣人玩碟仙時,請他們打電話給三毛,請她不要悲傷[參 22]。眭澔平亦曾在2010年7月29日《新聞挖挖哇》中展示徐訏亡魂透過三毛用自動書寫給他指點迷津的字跡[參 23]。 之後,三毛曾參加「觀落陰」的活動[參 20]。
張樂平[编辑]
1988年6月12日,三毛致函居於上海之著名漫畫家、「三毛流浪記」作者張樂平表示喜歡三毛流浪記[參 14]。1989年,三毛到上海與畫家張樂平相見,認他為「爸爸」。
王洛賓[编辑]
三毛與王洛賓第一次見面是1990年4月,三毛去新疆旅行,當時兩人只有短暫的交流。8月三毛第二次去新疆時,原本打算在王洛賓家長住,為王洛賓撰寫傳記,但從一下飛機就開始發生各種不愉快。三毛曾告诉司马中原,“我去他家,一屋子媒体人和当地干部,我有被耍的感觉。我原本只是想和他单独聊聊的。”[參 24]幾天後三毛接到母親病危的電傳,就匆匆離去。三毛去世以後,王洛賓曾創作了一首《等待——寄給死者的戀歌》。
賈平凹[编辑]
1991年1月1日,致函賈平凹:「在當代中國作家中,您的文章最有感應,您所贈給我的厚禮(指賈之來信及近作數冊),今生今世當好好保存珍愛,這是我極為看重的書籍。」
評論[编辑]
白先勇[编辑]
「三毛創造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瑰麗的浪漫世界;裡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引人入勝不可思議的異國情調,非洲沙漠的馳騁,拉丁美洲原始森林的探幽——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經驗三毛是寫給年輕人看的,難怪三毛變成了海峽兩岸的青春偶像[參 1]。」
「三毛自殺的消息傳來,大家都著實吃了一驚,我眼前似乎顯出了許多個不同面貌身份的三毛蒙太奇似的重疊在一起,最後通通淡出,只剩下那個穿著蘋果綠裙子十六歲驚惶羞怯的女孩——可能那才是真正的三毛,一個拒絕成長的生命流浪者,為了抵抗時間的凌遲,自行了斷,向時間老人提出了最後的抗議[參 1]。
楊照[编辑]
「三毛寫的撒哈拉和迦納利群島,是不折不扣的傳奇故事……三毛替讀者打造了一種『真實的夢幻幸福』……三毛成了台灣幸福想像的象徵。 三毛的存在不只克服了陳平的痛苦悲鬱, 甚至進而克服了整個台灣的痛苦壓抑。……當她化身三毛寫文章時,始終樂觀、勇敢、機智、好客、多情,……但放下筆後,那悲觀憂鬱的另一個自我,卻沒有能真正被排除、取消……[參 25]」
桂文亞[编辑]
「根據Echo早期發表的《惑》、《月河》、《異鄉之戀》……,追求幻影,創造悲劇美是屬實的。……《撒哈拉的故事》為什麼與早期作品風格懸殊如此?……失學、病痛曾經造成她成長過程中的陰影,但由於不輕易妥協的天性,一再突破難關,重新復學,擴大早有的生活領域。但是,婚姻上的挫折,使她再度遭遇到重擊。……但是,就作品本身,我認為,也唯有通透了事理、生死、喜怒的人,才能如此無為無求的透視人生。我也相信,前期的三毛,無疑也是熱愛寫作的,只是因為機遇局限與偏窄的觀念,一直表現平平,而撒哈拉沙漠如此受到熱愛,又何嘗不是眼淚中體會出來的微笑?欣賞一篇文章,不只為喜愛其中充滿生趣的情節,而是因為產生『人世』的共鳴。眾人喜愛撒哈拉的故事,是因為它流露善良、豁達、悲天憫人的性情。然而,眾人也許不知道,寫喜劇的人,往往深嘗悲劇[參 12]。」
毛晨[编辑]
「她慣以第一人稱寫作,精湛的文筆使讀者如同親身體驗她的故事。雖然和大多数生活乏味的普通人一样,她本人也饱尝悲剧的生活,但卻用《撒哈拉的故事》让讀者惊叹贫瘠的生活所产生的愉悦和陶醉。三毛是一个成功的描绘快乐的人[參 26]。」
張系國[编辑]
「三毛最感人的一面在於把故事中『我』提升到一種程度——代表讀者,導引讀者跟隨她進入神話,這可以說是一種獻祭或救贖的過程,透過作品使得閱讀的善男信女得到一種滿足[參 27]。」
顏麗珠[编辑]
「在文化方面,從早期反共抗俄、憶舊懷鄉到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移植,文化思潮上出現了明顯的斷層。再看70年代以後的臺灣社會,無論是大環境的外交困境、國內的政治威權、言論的禁錮;或是小環境的升學壓力、親子代溝等問題的出現。對當時的青少年而言都是心中一股找不到出口的壓力,所以在看到三毛能不顧一切、率性而為流浪到沙漠,成功打造新生活的行為,彷彿替自己實現了不敢付諸行動的夢想,因而打從心底狂熱的崇拜三毛[參 28]。」
張樂平[编辑]
“看她那樂觀、倔強、好勝、豪爽、多情而又有正義感,有時又顯出幾分孩子氣,這倒真有幾分像我筆下的三毛”[參 14]。
马中欣[编辑]
马中欣是三毛最激烈批評者,在三毛去世後花了5年調查,於1996年出版《三毛真相》一書,內容敘述他重走了三毛很多旅行地點調查,訪問眾多生前認識三毛的人,結論是三毛大幅虛構了一個她想像中的傳奇人生。例如在邻居眼中三毛是個不務正業頭髮髒亂的嬉皮,而與荷西的愛情其實很多是她想像中的驚天動地,[1]事實上荷西不過是個「想玩玩而已」的低學歷外國男人,所以他們之間發生很多分合而荷西還用過出海當水手來逃離,但這些過程透過三毛的想像和筆法都被寫成傳奇無比的愛情故事。至於撒哈拉沙漠的很多風土民情描述也都是假的,被過度美化。[2][3]眾多論點至今屬於信者恆信的討論,也成為研究三毛的一家之言。
李敖[编辑]
2011年2月,李敖新書《大江大海騙了你:李敖祕密談話錄》提到三毛,對三毛評價不是很正面。2011年2月11日《大江大海騙了你》新書發表會,記者問李敖,會不會擔心引起“三毛迷”的反彈;李敖答,“我知道會有這個結果”。李敖說,他曾問三毛「既然是一個流浪者,為什麼要買房子」,流浪者就是應該帶著家當與錢財四處流浪[4]。
作品[编辑]
早期作品[编辑]
- 《惑》-《現代文學》雜誌第十五期 1962年12月[注 2]
- 《月河》-《皇冠》十九卷第六期 1963年》[注 2]
- 《极乐鸟》-《徵信新闻报》1966年1月26日[注 2]
- 《雨季不再来》 - 1966年9月《出版月刊》第16期[注 2]
- 《秋恋》 - 《中央日报》1967年1月[注 2]
-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 - 1967年3月《出版月刊》第22期[注 2]
- 《安东尼·我的安东尼》- 1967年6月《幼狮文艺》第4期[注 2]
- 《实业世界》若干篇报导文字[參 12]
書[编辑]
- 《撒哈拉的故事》台北:皇冠,1976年。
- 《雨季不再來》台北:皇冠,1976年。
- 《稻草人手記》台北:皇冠,1977年。
- 《哭泣的駱駝》台北:皇冠,1977年。
- 《溫柔的夜》台北:皇冠,1979年。
- 《背影》台北:皇冠,1981年。
- 《夢裡花落知多少》台北:皇冠,1981年。
- 《萬水千山走遍》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
- 《送你一匹馬》台北:皇冠,1983年。
- 《傾城》台北:皇冠,1985年。
- 《談心》台北:皇冠,1985年。
- 《隨想》台北:皇冠,1985年。
- 《我的寶貝》台北:皇冠,1987年。
- 《鬧學記》台北:皇冠,1988年。
- 《滾滾紅塵》台北:皇冠,1990年。
- 《親愛的三毛》台北:皇冠1991年[參 29]。
- 《我的快樂天堂》1993年1月初版
- 《高原的百合花》台北:皇冠,1993年[參 29]。
- 《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2001年1月初版
散篇[编辑]
- 《寫給「淚笑三年」的少年》(《泥土‧牛》,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85年6月)[參 29]。
- 《你們為什麼打我》(《聯合報‧繽紛》,1988年5月25日)
- 《讀書與戀愛》(《當我20》,台北:皇冠出版社,1988年8月)
- 《歡喜》(《談色》心岱主編,台北:漢藝色妍文化事業,1989年4月)
- 《給柴玲的一封信 ― 漂泊的路怎麼走》(《聯合報‧聯合副刊》1990年4月7日)
有聲書[编辑]
- 《三毛說書》1987年3月初版
- 《流星雨》1987年7月初版
- 《閱讀大地》1989年7月初版
翻譯[编辑]
- 《娃娃看天下(一)》(漫畫)1980年2月初版 譯自西班牙文
- 《娃娃看天下(二)》(漫畫)1980年2月初版 譯自西班牙文
- 《蘭嶼之歌》 丁松青神父(Fr. Barry Martinson)原著 1982年6月初版 譯自英文
- 《清泉故事》 丁松青神父(Fr. Barry Martinson)原著 1984年3月初版 譯自英文
- 《剎那時光》 丁松青神父(Fr. Barry Martinson)原著 1986年1月初版 譯自英文
歌詞[编辑]
- 专辑:回声 三毛作品第15号
- 《不要告別》奕青(李泰祥)曲 李金玲、洪小喬、劉文正、蕭孋珠、鳳飛飛、黃鶯鶯、江玲、葉璦菱、趙薇、李碧華、張惠妹等人都曾唱過。[注 3]。
- 《一條日光的大道》李泰祥曲 李泰祥、齊豫、劉文正唱
- 《橄欖樹》 李泰祥曲 楊祖珺原唱,齊豫唱紅[注 4]
- 《軌外》李泰銘曲 陳志遠編曲 潘越雲、齊豫唱 三毛旁白 [注 5]
- 《迷》翁孝良曲 陳志遠編曲 潘越雲、齊豫唱 [注 6]
- 《今生》又名《七点钟》李宗盛曲 陳志遠編曲 齊豫唱 王新蓮合音 [注 7]
- 《飛》李宗盛曲 陳志遠編曲 潘越雲唱 [注 8]
- 《晓梦蝴蝶》陈志远曲/編曲 潘越雲唱 [注 9]
- 《沙漠》李泰祥曲/編曲 齊豫唱 三毛旁白[注 10]
- 《今世》李泰祥曲/編曲 齊豫唱[注 11]
- 《孀》陈揚曲/編曲 齊豫唱 三毛旁白[注 12]
- 《说给自己听》李泰銘曲 陳志遠編曲 潘越雲、齊豫唱[注 13]
- 《遠方》王新莲曲 陳志遠編曲 潘越雲唱 三毛旁白[注 14]
- 《梦田》翁孝良曲 陳志遠編曲 潘越雲、齊豫唱 後陳淑樺在九四年翻唱 [注 15][參 30]
- 《说时依旧》 梁文福曲 潘盈原唱 林慧萍唱紅 [注 16]
- 《生活,是一種夏日流水般的前進》
- 《那人》
- 《假如還有來生》
- 《做一個百分之百的女人》
- 《雅各天梯》
- 《夢裡風景》
- 《對話》
家庭[编辑]
荷西·馬利安·葛羅(José María Quero Y Ruíz,1951年10月9日-1979年9月30日),西班牙人,是三毛的丈夫。
荷西出生於西班牙哈恩省的安杜哈尔市镇。家中排行第七,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和四個姐姐,唯一一個比他小的是伊坦絲。
1974年,在非洲沙漠小鎮(今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的阿尤恩)與三毛結婚,婚後定居於西屬撒哈拉。后移居至西属加那利群岛的大加那利岛东部特尔德镇上一个叫做男人海滩(Playa del Hombre)的海边社区。
1979年9月30日,荷西在拉帕爾馬島的海中潛水時意外喪生。荷西之墓位于圣克鲁斯德拉帕尔马城市公墓(El Cementerio de Esta Ciudad, Santa Cruz de La Palma)。
三毛的著作中,有不少提到荷西的作品,包括:
- 《撒哈拉的故事》1976年
- 《哭泣的駱駝》1977年
- 《稻草人手记》1977年
- 《温柔的夜》1979年
- 《梦里花落知多少》1981年
- 《背影》1981年
注釋[编辑]
- ^ 梁光明,河北井陘人,1942年11月3日生,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曾任臺視文化公司總編輯、副總經理、總經理,主編《電視周刊》及《家庭月刊》。現已退休。創作文類包括詩與小說。無論是詩或小說,其用字和語句文法均有獨特的韻味,頗能激發讀者的想像力。自《行過曠野》出版後,即停筆至今。曾獲救國團總團部詩歌獎首獎、短篇小說獎首獎。見“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舒凡”。
- ^ 2.02.1 2.2 2.3 2.4 2.5 2.6 收入1976年出版的《雨季不再來》
- ^ 當時陳平用Echo為筆名
- ^ 電影《歡顏》插曲
- ^ 三毛作品第15号 回聲;三毛以這首歌詞記述了七年没有上学的日子
- ^ 三毛作品第15号 回聲;三毛與母親在没有上学的日子裡的互動
- ^ 三毛作品第15号 回聲;三毛以這首歌詞記述了她初戀的第一次約會
- ^ 三毛作品第15号 回聲;三毛以這首歌詞記述了去西班牙前與初戀男友的告白
- ^ 三毛作品第15号 回聲;反映了三毛初恋的破滅後的遊戲人間
- ^ 三毛作品第15号 回聲
- ^ 三毛作品第15号 回聲
- ^ 三毛作品第15号 回聲
- ^ 三毛作品第15号 回聲
- ^ 三毛作品第15号 回聲
- ^ 三毛作品第15号 回聲
- ^ 三毛記述了她與初戀的情人20多年後相逢的心聲
參考文獻[编辑]
- ^ 1.01.1 1.2 1.3 1.4 白先勇. 第六支手指 第三輯 不信青春喚不回. [200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8).
- ^ “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路評選”. [201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 ^ 陈嗣庆. 闹学记 序一:我家老二——三小姐. [200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0).
- ^ 夢中的橄欖樹 追思三毛傳奇.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0).
- ^ 5.05.1 5.2 三毛大姐追忆:深爱难舍 她曾亲手去挖荷西的墓. 新闻晨报. 2011-01-04 [201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4).
- ^ 6.06.1 6.2 6.3 6.4 师永刚、陈文芬. 三毛私家相册.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5 [2009-05-21]. ISBN 75086038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6).
- ^ 許玫芳. 三毛之情困廉貞、叛逆性格與幸福歸宿 (PDF): 第2頁. [2009-05-21].[永久失效連結]
- ^ 两个女人,两样人生. 2007-02-10 [200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1).
- ^ 9.09.1 9.2 9.3 三毛. 送你一匹馬 驀然回首. [2009-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9).
- ^ 陳宛茜. 陳若曦談三個才女 瓊瑤浪漫 張愛玲羞澀 三毛自戀. 聯合報. 2008-10-01.
- ^ 心岱. 访三毛、写三毛. [200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7).
- ^ 12.012.1 12.2 桂文亞. 飞-三毛作品的今昔. [2009-05-21].[永久失效連結]
- ^ 三毛. 我的初戀.
- ^ 14.014.1 14.2 14.3 14.4 14.5 14.6 關國煊. 三毛小傳. 傳記名人堂. [200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6).
- ^ 奇女子三毛:一生情癡恨幾許. 2004-05-10 [201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 ^ 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 白手成家.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1).
- ^ 桂文亞. 三毛——异鄉的賭徒. [2012-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5).
- ^ 三毛的通灵传奇. [200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0).
- ^ 三毛年谱. 新华网. [2012-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0).
- ^ 20.020.1 20.2 陸達誠. 神奇人物三毛. 聯合報. 2009-04-24 [200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8).
- ^ 梦中的橄榄树":台北举办特展纪念作家三毛逝世20周年. 网易引用新华网. 2011-01-04 [201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 ^ 新聞挖挖哇:通靈神秘記事(7/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0-07-29
- ^ 新聞挖挖哇:通靈神秘記事(6/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0-07-29
- ^ 传奇女子三毛逝世20周年祭——谜一样的三毛. 三晋都市报. 2010-01-08 [201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0).
- ^ 楊照. 永遠的三毛 真實與夢幻的交界──重讀三毛. 聯合報. 2011-01-11 [201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7).
- ^ 毛晨. 为什么要纪念三毛?. 1999-10-18 [2009-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9).
- ^ 張系國. 我的故鄉在遠方—張系國談《撒哈拉的故事》.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1994-08-28.
- ^ 顏麗珠. 單士釐及其旅遊文學—兼論女性遊歷書寫 (PDF). 2004 [2009-05-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5-02).
- ^ 29.029.1 29.2 李梅蘭. 從歧異的詮釋出發--重探三毛文本. 2003 [2009-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8).
- ^ 許芳源. 簡介 三毛作品第15號:回聲. [2009-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9).
|
- ^ 三毛真相 .马中欣.西苑出版社.ISBN 9787801081476
- ^ 騰訊-谁在说谎?重走三毛路的马中欣. [2019-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9).
- ^ 三毛.一個說書高手. [2019-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9).
- ^ 黃筱筠. 李敖出新書 批龍應台歷史認知錯誤. 中評社. 2011-02-11 [2020-01-1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